20歲前要知道的45件事

Millumination.Academy
18 min readMay 30, 2020

#個人成長 #人生 #思維 #勵志

https://taplink.cc/millumination.academy

@millumination.hk ( Instagram 貼文 )

20歲是人生里程碑,20歲前應該是了解自己,尋找夢想,認識世界的階段。在這階段也是一直在父母的保護,在學校的教育下,未必真正了解社會是如何運作。可是20歲後的人生就開始要靠著個人的熱情,努力在這世界建立自己的小天地,為自己理想的生活而奮鬥。在臨近20歲生日的這個月(5月),我不斷反思這20年來自己經歷了什麼,有什麼值得回憶,有什麼需要反思,或有什麼個人價值觀為我未來訂定了基礎。這個分享算是我的 < 人生記錄集 > ,可當作記錄我的成長,也分享我的價值觀,希望遇到同頻能交流的人,以及最要緊的是讓你有所啟發,活出自己精彩的成功人生。

以下從 思維,學業,學習,財富,工作,戀愛,人際關係,家庭以及人生 這9方面,分享我在20歲前所領略的道理。

  1. 批評是弱者的行為

批評是誰都可以做到,世上的事物並沒有完美,你要做的只是指出一件事物的缺點。但若果你有任何不滿,就請自己去作改變,創造。真正有能耐的人,會想辦法解決問題,而不是製造更多問題。

2. 你做一件事的態度就是你做所有事的態度

我聽過,人是以整體的概念去處理事物,再結合我過去所觀察,而得出以上的結論。例如一個人吃飯時會慢慢咀嚼,她工作時也是小心謹慎,處事不荒不忙。

3. 每件事都是你所造成的

有時候,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問題,總會先抱怨,指出環境的錯和不公。例如別人成績好是因為上了好學校; 他工作待遇比我好因為老闆喜歡他,可是當你把問題的原因歸咎在自己身上,思考如何解決問題,而非把責任推卸在外在因素上,你便發現其實自己對事物有掌控權。

4. 讀大學是個人選擇

我認識或聽過其他人的故事,讀完4年大學,也只不過是做個普通的文員,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。當其時其實對自己所讀的科目也沒太大興趣。

不過在學期間,也享受與同學共處的時光。所以讀大學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,要看你個人的目標在哪裏,而讀大學是否能讓你向着自己理想的生活邁進。所以不必在乎社會丶父母丶朋輩的看法。

5. 即使不喜歡也要盡力讀書

雖然現在的教育內容,對我們職業生涯好像沒什麼幫助,但其實書本上也是充滿豐富有助我們生活的知識,只是學校用了沒效率,死板的方式,把這些知識硬塞進我們腦海,又沒有給我們練習運用知識於日常的機會,讓我們愈大愈會忘記學過的知識,就好像浪費了多年學習的時間。從中學畢業後,我發現有些知識其實在生活上有用的,也有點後悔沒有更好讀書。例如以前讀中文文章,當時並不明白其內容一些意思,但人大了反而能理解背後更深遠的做人道理。

6. 即使畢業了也要繼續學習

讀書≠學習,學習是不論何時何地都能進行,也不限於書本上,好的學習應該一生受用。有人會問為何要學習,我覺得人有無窮的慾望,會一直追求自己沒有的事物,要追求你沒有的事物和生活,就要利用新的知識和方法,學習就是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途徑。

7. 人生應要閱讀幾本經典著作

因為著作裏都是記錄著前人的經驗和智慧。不喜歡閱讀的你也應該要細讀,因為閱讀長篇文章與過着痛苦的人生相比,我相信你更不喜歡後者。

以下列出部分我希望在25歲前閱畢的經典:

Adam Smith 《國富論》丶《道德情操論》, Aristotle 《形而上學》, Robert Kiyosaki 《富爸爸窮爸爸》, Stephen R Covey 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》, Dale Carnegie 《人性的優點》丶《人性的弱點》丶《柏拉圖對話錄》丶《理想國》丶《論語》丶《小王子》丶弗洛伊德 《夢的解析》丶《物種起源》丶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丶《選擇不做普通人》丶馬克思《資本論》丶《時間簡史》丶《一千零一夜》丶《海底歷險記》

8. 閱讀豐富自身內涵,在交際場合有切合點

世界上的無其不有,當你想認識新的朋友時,但他可能在說伊底帕斯情結,馬克思主義,人工智能等知識,你連聽也沒聽過的事情,就很難和別人談起話來,也顯得自己知識薄弱。所以建議閱讀豐富自己的內涵。

9. 複利效應應用在生活各方面

不要看輕任何一件事,例如生活方式,金錢,飲食習慣…每個小事情只要時間配合,就能得到驚人的結果。例如你處事不重細節就漸漸變成一個馬虎的人; 現在10幾歲就開始學習理財投資,將來可能獲得巨大財富; 每天喝可樂,吃高卡食物幾十年你將會有好多病痛 ( 真的!我看不少阿姨背痛,腰痛,膽固醇過高,過胖但也照保持原來的飲食方式,這=慢性自殺! )

10. 窮者愈窮; 富者愈富又如何?

只少你還生存,只少你還活在有社交平台的世界,只少你還可以選擇你理想生活的權利。人生來就是不公平,別人的父母高學歷,生活水平比你高,穿的吃的都比你好,又怎樣?這不是你的事。那麼一直抱怨上天,父母有用嗎?沒有用!如果你不甘心現在的遭遇,那去想辦法,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生產力,提供價值給別人,而財富就是你給予價值的副產品。不要想著如何變有錢,想著如何改善別人生活而獲得更多財富,然後再利用財富改善自己的生活。

11. 培養理財的習慣

自從獨居以來,這讓我保持理財的習慣,因為在交租金的同時又要維持各方面的支出,一不小心超了預算就麻煩了,租金方面就不足夠金錢去應付,有時候要麻煩家人,可是,家人不是你的ATM!小時候我們沒經濟能力,家人就會照顧年幼的我們,給我們生活所需,但當我們愈長愈大,我們也愈來愈多慾望,想滿足慾望擁有自己理想的生活就需要金錢。所以當我們有經濟能力/零用錢,而又有支出的同時,就要開始理財,平衡收支,儲蓄並學習投資。

12. 賺錢五層次

以前在高中期間,父母總鼓勵我去做公務員,說什麼人工高(薪水高),福利好。聽起來不錯,可是一想起朝九晚五的生活,然後就一輩子,感到人生好唏噓沒意義。而且我不認為賺錢一定要靠打工,特別香港是樓價全球第一的地方,難道要靠打工買房子?沒可能吧。而之前閱讀到周榮佳的一本書,裏面提到賺錢五層次。由最低至最高的層次分別是時間、勞力、專業、膽色、人脈。就讓我確信致富的方法不是打確,而且就算是平凡的自己也可以邁向致富。

13. 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

小時候我只知道賺錢的方法有打工,買賣股票而在17,8歲開始研究致富的方法,原來前者屬主動收入,即是幫別人工作,以換取固定薪金(時薪/月薪)的收入,但手停就會口停,必需不斷工作才有收入。後者就屬被動收入,在早期階段需付出大量精力和時間,有可能短期不會有任何收獲,可是到後來因為有前設的努力,就一直有一筆收入,例如收房租、收股息、版權費、專營權等等也是賺取被動收入的方法,其實還有很多。以上概念都是學校不會教的。

14. 別常把錢掛在嘴邊

要知道錢只是助你獲得想要的東西的工具,如果做什麼事都為了錢會顯得自己很俗氣。可是也別忘記「錢不是萬能,但沒有錢就萬萬不能」的道理,只不過不需要常把錢掛在嘴邊,只會讓人感覺差劣,膚淺。只需默默地為自己理想的生活付出,賺取金錢就夠了。

15. 理想的職業不只是能賺錢而已

在工業化的教育制度下,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職業路向,不清楚自己理想的工作,也是很正常。人生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或機會,所以也不必過早訂定自己未來。

20歲前,不妨花時間嘗試不同新事物,嘗試不同的工作。因為我覺得,人的可塑性和潛能,多數是自己低估了自己,其實我們能有很大的成就,只是缺乏機會和勇氣踏出第一步。所以鼓起勇氣去尋找自己的熱情在那,然後靠個人能力把它轉化為賺錢的工作,這是我覺得最理想的職業。

16. 沒有工作不辛苦

如果剛剛上班/做兼職的你認為工作辛苦不想做,只想告訴你,沒有工作不辛苦,不感到辛苦的大概不是工作吧。雖然工作也不辛苦的,我覺得最重要是看辛苦後值不值得,從中有沒有讓自己成長,工作有沒有意義,如果你的答案是沒有的話,轉工作可能是比較好的發展。

17. 學歷不是最重要

學歷是一項工具助你獲得工作,可是很多人畢業後都未必做相關的工作,所以也要看你想向那方面發展。最重要還是學實力,學歷只是能相對反映你的預期表現,所以專注提升相關工作的技能和經歷。

18. 當你專注成為更好的自己,會自然吸引到欣賞你的人

我明白年輕人們渴望戀愛的感覺,早年的我也是。可是慢慢長大就會明白,只要你專注在個人成長,為自己的生活、目標而努力,人們會因而被你吸引。相比那些經常抱怨自己沒有男朋友,女朋友的,不要說異性,連普通人都未必想跟你認識做朋友。個人而言,有自信丶個人風格丶善良丶真誠的人就是最美,讓人忍不住注視和親近。當你在變得更好的自己的路上,就會遇到突發事情。

19. 不論結果如何,也表達你的心意吧

相信大家年紀少也渴望戀愛的味道,也會暗戀別人,但就總是缺乏表白的勇氣,不過我想人生後悔莫及之一的事,就是沒有向心上人表達心意,可能你會擔心表白後連朋友也做不了。

20. 不要浪費青春在不值得也不能讓你成長的人身上

另一半理應是與你結伴同行的人,即是現在只是男女朋友的關係,但日子久了不免有機會發展成夫妻關係。在這裏先不論夫妻關係,因為對大家可能有點遙遠,但若是情侶的話,雙方也付出不少時間,精力在對方身上。戀愛只佔人生其中一部份,不要忘記你還有家庭,學業,事業,朋友,夢想等等也要付出精力的地方。不要因為異性而拖慢了追逐人生其他美好事情的步伐。真正的伴侶應該能讓你和他(她)成為更好的自己,如達不到這點,就自行考慮清楚吧。

21. 喜歡與愛是兩回事

喜歡會有小鹿亂撞的感覺,會想每天偷看他(她)一眼,看看他的動態,了解他的愛好,性格,日常,工作… 但其實你也可以同時對幾個人產生這樣的感覺。可是愛,是一種奉獻,為了他日子過得好,你願意無條件付出,即使他不珍惜你的好,你的愛,你仍然願意在他低潮,落泊時,陪伴他左右,只求他的歡顏。愛是給他自由,即使他為了夢想,目標而忽略了你,缺少陪伴你的時間,你也絕無怨言,因為你會因他快樂你就感欣慰。愛是接納他所有缺點,給他空間去成長,而不是一直挑剔,一直想著改變他而‘磨合’彼此。所以不要輕易對一個人說你愛他(她),很多時候你只是喜歡他對你的好,喜歡兩人共處,喜歡自己喜歡他的感覺,可並不是愛上他這個獨立的靈魂。

22. 從微笑開始去與人連結

很多人特別我自己也不懂如何交友。好怕尷尬而面對新面孔,也沉默不出聲。其實會讓人誤會自己沒禮貌,但我明白大家心裹都想認識新朋友,那麼就從微笑開始,笑容是釋出善意的訊號,可瞬間打破彼此的隔膜。

23. 適時將關係繼捨離

人愈大會成長為更獨立的個體,擁有自己的想法,價值觀,習慣,目標,經歷,和對未來充滿不同憧憬。即使朋友也有個人的想法等,但倘若你們不是能互相扶持,一起成長,進步。是讓你經常有負面影響或情緒的話,適時就要折斷關係。

24. 機會來自弱連結

人總有熱心幫忙的心,如果在平日自己給人印象良好,在你需要幫忙或他自己和他們的朋友在工作上需要人手,別人自然會推薦/介紹你去參與些新活動,從而使自己曝光率增加,能接觸更多範疇的事情。

不過這些機會都是意想不到,不要因此而功利化去交友,只要繼續保持個人風格,與各人的關係保持友好就夠,不需刻意去討好別人。

25. 不要想著改變別人

有時身邊總會有些人的言行你並不喜歡,例如偷懶的同學同事,脾氣暴燥的老師老闆,意見接受態度照舊的父母。要明白別人的言行不時你的控制範圍內,學會不要因別人而使自己情緒易有波伏。反而應轉變自己思維,如果你接受不了旁人的言行舉止,其實你可以在他們面前把自己的本分做的更好,你那種氣場其實會一點一點地影響他們。也因為你變得更好了,會不知不覺影響他們,也會想做的更好。所以做好自己其實更發揮自己的影響力。

26. 不必在意討厭你的人

世上70億人口,有人喜歡就總有人討厭自己,若果你發現誰批評你, 不妨反省自己是否那裏做得不好。但倘若別人依然針對自己某處,就不必因這些人而失落,因為你已檢討過自己,不要為了迎合他們而改變自己。你的思維,價值觀,性格等等是構成現在無可取替的你的因素。面對討厭你的人,學會接納這些事情是無可避免就夠了,繼續做好自己本分和認為對的事情。

27. 我們確實是活在看臉的世界

人們注意外在美是一種人性,因為人的外表可讓我們對某人有初步的認識,了解「他」是怎樣的人。所以我們必須打理好自己外觀。但不是鼓勵大家化妝,穿潮牌,梳油頭,這些可以是方法之一,但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風格的髮型,衣着。感覺舒服,整潔的儀容會為你迎來更多機會和好印象。

28. 珍惜和付出精力維持你現有的關係

不論父母還是朋友,他們總會陪你渡過人生高低起伏,但在你低潮時即使無法實際幫忙,仍陪伴在你身邊,為你打氣鼓勵; 在你得意的時候也為你感高興和祝福你。不要視別人的好意為必然,當人愈長愈大時,會慢慢發現別人只不過在看你笑話,或只會在意他們自己。如果你有願意花精力在你身上的人,請好好珍惜,間中關心他們的近況。

29. 朋友真的需要幾個就很好

人生總會遇到很多的人,曾經聽過人生所遇到的人就像你在長途巴士上遇到的人,大家在不同的地點上車下車,有幸地有些人能和你共渡一大段旅程(那些就是知己),但大多都會中途下車,所以不必感惋惜,只是大家的目的地不同。而且朋友是講求質量而非數量,交友都需要雙方付出和接受和深層次交流,所以不要盲目追求有多少朋友。

30. 建立人脈網絡

雖然我建議大家不要盲目追求有多少朋友,可是’弱連結’即較少聯絡的朋友,讓我們能得到更多資訊和機會的渠道,所以我們應擴展自己的社交圈子,認識其他背景的人。而且和新認識的朋友聊天,你會知道世界更多有趣的事情,可能會從中受到啟發。不過不需要刻意和別人建立關係,只需享受與別人聊天的過程,你就會發現交友很有趣。

31. 父母(不論有沒有血緣關係)是你的避風港

在這裹是說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父母都是最愛你的人。他們不問回報,只給你最好的照顧,我沒有做過別人父母我並不了解為何他們能給我們這麼多寵愛,大概是因為我們是他們一部分的影子?但不論如何,但要知道父母即使有多嚴苛,多無理,但不能否認他們有時候對我們的關心和着緊更多於對他們自己。在高中時我也試過和母親吵架,她差點打我一巴掌,但我被她力氣還大,一手擋住了。後來她知道那刻她做錯了,但我也從那次明白母親對我那麼嚴苛,只是想我人生少碰幾個釘,自從那次我們雙方都成長不少。所以永遠別忘記,無論將來人生遇到多少挫折,不斷考試失敗,失戀,工作不如意…都和你的父母聊聊。

32.建立個人風格

請保持你原有的個性和特色,因為你就是你,沒人能取替。因為擁有自己個人風格,即使外界有什麼批評輿論,你仍然說出自己的心聲,做你想做的事,好像鐘明軒這位YouTuber,擁有個人風格的人所散發的魅力,是無法抵擋,也受人所喜愛和欣賞。所以請繼續認識你自己和做你自己!

33. 不論經歷了什麼做人仍要保持真誠,善良

我相信真誠待人才能換來別人的真心真意,也要與別人展出你的善意。因為我總覺得做人簡單直接才舒服,在別人面前要多作掩飾挺辛苦。而且當人愈大愈多物欲,人們為了自身利益,可能真的不理會你的死活,所以無論如何也請保持真誠與善良,你也會吸引到與你同樣真心的人。

34. 别抱怨自己過着沒意義的人生,意義是由我們所賦予的

你是否過著你喜歡的生活?失去了動力?就重新認識自己,並去尋找新事物或目標!尋回為什麼活著的原因,你就知道每天生存的意義。

35. 追求簡約生活,分清想要丶需要

很多事物是我們想要但其實未必需要,有時候因為想要某樣東西,買下收下不少不需要的用品,在家日積月累,到了無法不收拾的情況時,不但執拾時感到辛苦,面對着那麼不需要的用品在家裏又會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。專注追求我們需要的物品或生活,能讓我們感到更放鬆。

36. 設定人生目標和行動計劃

設定你人生的目標,才是真正在追求你的理想的生活,否則只是在空想,只是個永不會實現的夢想。

37. 有機會要嘗試獨居生活

獨居會讓你變得堅強,大大提高自理能力,也能享受獨處的空間。你和家人同住時,獲得更多的自由和寧靜,去做你喜歡的事而不受打擾。

38. 控制物慾,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

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過:「當我們把所有的物質慾望跟幸福綁在一起的時候,你會驚訝的發現,我們的生活成為了一個循環。當慾望無法滿足時,你會痛苦,當慾望滿足時,你就會空虛。」所以人滿足不到慾望,就會感到痛苦; 而即使被滿足也不見得幸福,更會為了擁有更多物質的生活而浪費金錢。而在精神層面上的滿足,可透過對知識的追求,與親愛的人共處,幫助社會其他的持份者等等方法而得到。

39. 請做好時間管理

如何做了?最基本就是寫時間表,因為當人愈大無論是在學校,課外活動,工作,朋友聚會要做的事情都愈來愈多!不要以為自己記得就不寫。原因一,如果一天有好幾件事情,要到幾個地方活動就會真的忘記。原因二,就是要寫才更清楚記得。原因三,很多時候,事情在時間上都會有衝突,寫了時間表清楚自己行情就可作選擇,否則答應後又爽約,感覺差勁。而且如果真的忘記了某事情要做,不但影響自己,更是影響別人,如果要別人收拾殘局,這是很不負責任,也顯示你是怎樣的人品。所以千萬別看少時間管理的重要性,這反映你如何待人接物。

40. 美貌會隨着時間流逝,但智慧卻相對地增長

趁著年輕,多展示自己的貌美與身材並沒有對與錯,只是別忘記人們始終會老去,外貌也會衰老。相反智慧可透過時間而積累,所以趁年輕,記憶力強時,多閱讀不同方面的知識,學習如何思考。即使外貌很美,但有智慧的人更具吸引力。

41. 選擇大於努力

人生不是默書,不是努力背好一大篇文章就拿100分。所以10幾歲的你要明白努力真的不一定有收穫的道理。人生有不同挑戰,困難,很多時面對某處境你要作選擇,但你永不知什麼的方向對你最好,唯有根據經驗,跟內心的自己對話,請教智者,才能作出當下認為適合的選擇,然後在該路上默默努力,才會漸見成果。

42. 去找尋自己的熱情

當你掌握到什麼是你喜歡而又擅長做的事,就不要放棄,尋找方法提供價值給別人,讓它成為能為你產生財富的職業。

43. 無論以前經歷什麼,在於你給它什麼意義

每個人總有他的故事,只是我們未必知道,或者沒有他那種體驗,所以有苦自己知。但不論過去如何,事情已發生,或許多少也會塑造成現在的你,可是痛苦悲慘等的遭遇,沒有絕對的好和壞,在於你如何看待它,你可以選擇讓這些過去成為邁向理想生活的動力,或者只是讓它繼續摧毁你的人生,重點在於你的思維。

44. 未來要過怎樣的生活,這是你的責任

你要知道你在追求什麼,在這一刻即使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東西,至少你要有大概的方向,例如運動,教育,保育等等的範疇。不要告訴我你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,那麼你現在就要去多嘗試,有可能只是你的潛能還未發揮。想過着怎樣的生活是你的選擇丶你的責任。請不要將事情歸咎於你的出身,經歷,家庭環境等等。因為未來的事情還未發生,你還有權選擇改變,選擇主動把自己的未來掌握手中。

45. 定義你的‘成功’

坊間/世界總是主觀認為擁有財富,美好家庭,名聲,個人事業就是成功,我個人覺得以上只不過是成功的副產品,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,看法不一。在20歲前,不彷跟內心的自己談話,問問自己希望未來過着怎樣的生活方式,想給世界帶來什麼價值。

關於我: 我叫Millu,千禧年出生,是Gap Year 快2年了的20歲青年,有意於今年修讀Digital Marketing的科目。現時為兼職花式跳繩教練,自己搬了出來住,為了交租金要打2–3份兼職。平常利用休息時間來經營 @millumination.hk 。閒時會閱讀,看YouTube (學習/娛樂),對心理學、哲學、經濟也有濃厚興趣。

成立 Millumination.hk 致力把書中的精華製作成閱讀卡、方便學習📚,以及分享助大家邁向成功人生的知識。

https://taplink.cc/millumination.hk

--

--

Millumination.Academy

Founder: мιℓку уєυиg | ѕℓαѕнιє 閱讀分享 x 個人成長x 成功之道 x 我的故事🖊 taplink.cc/millumination.academy